服务热线:17382805920
药品回收
药品回收
新闻中心
病逝者剩余药品如何处理?规范渠道 + 人文指引,让处置更安心
时间:2025-10-26浏览次数:19
“家人走后,整理遗物时发现不少未用完的药品,有慢性病药、处方药,扔了怕浪费又污染,留着睹物思人,到底该怎么处理才合适?” 近日,不少市民在社交平台分享亲人离世后处理剩余药品的困惑。记者从药监局、多地民政部门及医疗机构走访了解到,针对病逝者剩余药品,目前已有明确的规范处置渠道,既兼顾安全环保,也能为家属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处理指引。
核心原则:优先规范回收,杜绝 “转赠”“随意丢弃” 风险
“病逝者剩余药品因使用场景特殊,首要原则是通过官方渠道回收,不能转赠他人或随意丢弃。” 北京市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处负责人强调,一方面,病逝者使用过的药品可能存在剂量调整、病情适配等个体差异,转赠他人可能因用药不对症引发健康风险;另一方面,部分处方药、特殊管理药品若流入非法渠道,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。此外,随意丢弃药品会污染土壤和水源,尤其是含抗生素、激素的药品,可能破坏生态环境。
据上海市民政局联合卫健委发布的《居民身后事务处理指引》,明确将 “剩余药品规范回收” 纳入身后事务清单,建议家属在整理遗物时,时间梳理药品,分类打包后通过指定渠道回收,避免长期存放引发安全问题。
处置渠道:三大路径可选择,覆盖 “线下定点 + 线上预约 + 医疗机构协助”
针对病逝者剩余药品的特殊性,多地优化了回收服务,家属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三种渠道:
1. 线下零售药店:设 “绿色回收通道”,简化登记流程
目前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的多数连锁药店(如益丰、老百姓、国药控股大药房等)均为病逝者剩余药品开设 “绿色回收通道”。家属只需携带药品及能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(如户口本、死亡证明复印件),前往就近的药店回收点,工作人员会简化登记流程,无需逐一登记药品明细,仅需核对药品类型、包装完整性,即可快速完成回收。
“考虑到家属的情绪,我们不会过多追问细节,尽量缩短办理时间,减少家属的心理负担。” 上海某连锁药店店长王女士介绍,药店会专门配备密封回收箱,将病逝者剩余药品单独存放,每周与其他回收药品分开运输至危废处理企业,确保全程规范。
2. 线上预约上门:足不出户完成回收,部分城市提供 “身后事务配套服务”
杭州、成都、武汉等城市将病逝者剩余药品回收纳入 “身后事务一站式服务”。家属通过当地政务 APP(如杭州 “浙里办”、武汉 “鄂汇办”)搜索 “身后事务”,在 “药品回收” 板块选择 “病逝者药品回收”,填写家庭地址、药品大致类型及数量,即可预约上门回收服务。工作人员会在预约后 24-48 小时内上门,同时可协助处理部分简单的身后事务咨询,让家属无需多次奔波。
“父亲走后,家里事情多,根本没时间出门送药,通过‘浙里办’预约上门回收,工作人员不仅收走了药品,还主动提供了社区丧葬服务的联系方式,特别贴心。” 杭州居民陈先生说,这种 “一站式” 服务极大减轻了家属的负担。


技术支持 : 枫蓝网络

QQ咨询
联系电话
17382805920
扫一扫
加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