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品回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药品回收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剩余药品回收:全国多渠道助力,安全处置有章可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间:2025-10-25浏览次数:22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家里清理药箱,总有不少没吃完的剩余药品,扔了怕污染环境,留着又担心过期失效,到底该怎么处理?” 如今,随着家庭备药需求的增加,越来越多市民面临剩余药品处置的困扰。记者从药监局及多地民生服务部门走访了解到,目前全国已有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杭州、武汉等多个城市构建起多元化的剩余药品回收体系,涵盖线下固定回收点、线上预约上门等多种方式,为市民解决剩余药品难题提供了便捷路径。
线下回收:药店、社区成主力,覆盖范围持续扩大
在众多回收渠道中,零售药店凭借网点密集的优势,成为市民处理剩余药品的。以上海为例,全市 2100 余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均设立了 “家庭剩余药品回收专柜”,专柜统一配备密封回收箱,张贴醒目标识。市民只需携带剩余药品前往,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登记药品名称、规格、有效期等基础信息,即可免费完成上交,整个过程不超过 5 分钟。“我们每周都会将回收的药品统一送至具备危废处理资质的企业,确保药品得到安全销毁,不会流入非法渠道。” 上海某连锁药店负责人介绍,门店每月平均回收剩余药品 40 余盒,其中感冒药、慢性病用药占比超六成。
除了药店,社区也成为剩余药品回收的重要阵地。在武汉,每个社区每月至少开展 1 次 “剩余药品回收进社区” 活动,居民可通过社区公告、微信群提前知晓活动时间和地点。活动现场,工作人员不仅回收药品,还会为居民讲解药品储存、过期药品危害等知识。“之前家里剩了好几盒降压药,一直不知道怎么处理,社区开展回收活动,在家门口就解决了难题,特别方便。” 武汉居民王阿姨说,为鼓励居民参与,部分社区还会为上交药品的居民赠送小肥皂、垃圾袋等日用品。
此外,部分城市的乡镇卫生院也逐步增设回收点。在浙江宁波,已有 80% 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剩余药品回收箱,方便农村居民处理家中闲置药品,弥补了农村地区回收渠道不足的短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